“终于有结果了!”随着当事人在协议书上落笔签字,9起近20年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纠纷,终于达成了和解协议。这9起纠纷的顺利解决,是承办法官薛妹多次上门沟通调查、亲力亲为实地勘验和耐心细致“背靠背”调解的结果。
这名在惠南本地土生土长起来的“80后”承办法官,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惠南人民法庭工作。凭借着天分、努力和对老百姓的用心用情,她从一个邻家妹逐渐成长为一名定分止争的基层法官。
努力将“N”归于“1”,实质性化解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强调:“老百姓到法院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绝不是来‘走程序’的。程序合乎规范,同时能实质解决问题,案结事了,才是诉讼的目的、才能体现诉讼的价值。”
对此,长期在人民法庭工作的薛妹深有感触,“虽然日常接触的案件大多数是民生小案,但‘小案’不能‘小看’,更不能‘小办’。”薛妹说。
“薛法官,我该怎么办啊?”第一次谈话,被告老潘满面愁容。2020年5月的一天,他驾驶的残疾车不慎撞上了他人的电瓶车,对方受伤住院,并提出索赔。案子的法律事实、赔偿责任都很明确,而身有残疾、家境一般的老潘,却可能至少要面临两次诉讼。
原来,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可以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将侵权法律关系与保险合同法律关系同案处理;但对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法律却未作明确规定。
“你先别急,我帮你想想办法。”送走老潘,薛妹马上联系残联,调取了老潘残疾车辆的投保情况;接着,又联系上保险公司,详细说明案件特殊性,协调其一并处理保险理赔。
经过大量工作,三方一次性达成了调解方案,保险公司在保险责任范围内爽快地支付了赔偿金,老潘也想办法凑足了剩下的部分。
“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结案后,老潘专程送来锦旗和毛笔手书的感谢信,一笔一画间,流露着对公正高效司法工作的认可。
“尽快解决问题,当事人就能尽快回归正常生活。”薛妹说,“所以我会努力寻找矛盾调和点,争取从源头上化解纠纷。”
在另一起案件中,以种藕为生的刘老伯,因赊购化肥未按时付款,被农资销售公司告到人民法院。谁料,诉讼中刘老伯执意反诉对方欺诈:“法官,我找人测过,他的化肥养分不足,一定是这个原因导致我的莲藕减产。”
调查后薛妹发现,影响莲藕长势的因素有很多种,事情已过去一年半,双方几乎很难举证。她一一向当事人分析可能的成因,同时悉心引导双方互谅互让。“大家都是靠土地谋生,更能理解彼此的不易……”听了她的话,农资销售公司主动让步减免了部分欠款,刘老伯也深受感动撤回了反诉。
既能俯下身子,又能镇住场子
“走,我们去现场看看!”不久前,薛妹刚刚办结了一起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件,事后唐先生因不认可施工方刘师傅出具的工程量和造价,拒绝支付尾款。多次调解不成后,她决定和书记员诸慧一起去实地勘验。
现场,看着自己辛苦做完的工程,刘师傅难掩气愤。唐先生的态度也异常强硬:“法官,这钱算得不明不白的,我反正不付。”暑热炎炎,加上双方各不相让,现场气氛一度剑拔弩张。薛妹上前将两人分开,一边安抚情绪,一边认真提出新思路,“问题总要解决,不如趁着今天大家都在,我们一笔一笔核算清楚!”
在她的主持下,双方逐一核对了工程量,确定了工程造价。达成一致后,唐先生当场支付了拖欠的数万元装修款。
身处定分止争一线,无论案件大小,薛妹总是习惯于认真聆听当事人诉求,并努力透过一起起案件发现问题、看清实质,将解纷的触角不断向前延伸。
在一次机缘巧合中,薛妹了解到一对聋哑人夫妻的婚姻生活后,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因长期缺乏情感沟通,两人的婚姻僵局已持续7年。为了更好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庭前,薛妹主动联系手语老师,到庭辅助调解,并申请减免了当事人的翻译费。
庭审中,她特意放慢节奏,耐心“询问”双方的真实意愿。当事人脸上的愁容也渐渐散去,眼里不时闪烁着泪光。最终,两人选择放下过往,和平分手。
案子虽然结了,但薛妹的工作还没结束。如何满足特殊群体的司法需求?于是,她着手在自己负责的远东村法官工作室设立残障人士联络站,以“现场接待+爱心信箱”的方式,接受残障人士求助,提供法律咨询。
渐渐地,越来越多特殊群体的需求被“看见”“听到”,平等权益被关注、保护……
做打开心结的钥匙,让公平正义流进心田
“我们运用法律,帮助老百姓解决矛盾,但有时候想要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还要想办法帮他们打开‘心结’。”在薛妹看来,做调解工作有一个“底层逻辑”,就是把每个案件都当成和当事人共同面对的课题,“用心用情,如我在诉,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
年近七旬的张阿叔和刘阿姨,到人民法院起诉离婚。薛妹了解到,二人年轻时再婚,各自育有子女。“晚年本应相互陪伴,为何要离婚呢?”她不由心生疑问。
张阿叔一番“难言之隐”让她找到了答案。“前些年,我曾出钱帮她装修房子,但去年房子动迁,她孩子鼓动她一分钱都没给我,我孩子要我离婚把钱要回来……”听着这话,张阿姨脸上也写满无奈。薛妹感到,一边是至亲骨肉,一边是半生伴侣,在亲情和利益的纠葛中,两位老人无疑都陷入了“两难”。
“叔叔阿姨,我理解你们的处境,同样作为子女,也理解孩子为你们各自着想的心情……”薛妹来到两位老人身边,耐心地劝慰他们要珍惜30年夫妻情谊,更要珍惜晚年的相依相伴。见两人情绪逐渐平稳,再从动迁利益分割入手,引导二人达成补偿方案。老人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也就此打消了离婚的念头,和好如初。
薛妹曾调解过许多发生在特定关系人之间的矛盾纠纷,“家人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有的是为了眼前利益,有的就是为了争一口气。”她说,“只有当事人真正放下了隔阂,在我心里,这案子才算是结了。”
“她的月度办案量常常在人民法庭名列前茅,更是不折不扣的‘调解能手’。”说起薛妹,惠南人民法庭庭长陈梁难掩赞赏,“大家都觉得,她能真正走进当事人心里。”
责任编辑: 郝魁府
版权所有:中视央媒-法治网 备案号: 琼ICP备18003300号 邮箱:867138298@qq.com 特别声明:公益性网站 若有侵联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