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银发”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何保护?人民法院制发司法建议

2023-12-19  作者: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浏览量:178

  法庭上,原被告双方互不相让,案件主审人、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惠南人民法庭法官陈琳心里却对双方的“关系”打了个问号。

  “法官,我们签的合同白纸黑字写着双方是承揽关系,他发生意外受伤,凭什么要公司赔?”被告指着手里的格式合同说。

  “法官,我每天早晨7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干活都是听安排,按月拿工资,怎么一受伤就说不是雇佣关系?”原告席位上,年过六旬、在某小区负责绿化工作的俞先生一脸茫然。

  近年来,针对像俞先生一样退休后再就业人群的相关就业政策正在不断完善中。不过,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超过60岁的老年人再就业,与用人单位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而是构成“雇佣关系”。实践中,却有一些用人单位为逃避雇主责任,拟定较为苛刻的格式条款,甚至采用其他合作模式掩饰雇佣关系。

  面对此类情况,“银发”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该如何保护?


  “承揽”还是“雇佣”?

  俞先生之所以来法院起诉,是因为他在小区修剪树枝时,不慎从树上摔下受伤并送医治疗。经鉴定,其伤情构成人体损伤七级、九级残疾,伤后休息540日,护理240日,营养180日。俞先生为此花费巨大,但在与物业公司沟通赔偿事宜时,双方却始终未能协商一致。

  法庭上,俞先生满心委屈,“法官,这笔钱我前前后后追了3年多,除了前期垫付了7万多元,剩下的40多万元他们总找借口拖延。原本我就是想趁着身体还行出来挣点钱,可谁承想……”

  而物业公司则拿出与俞先生签署的《绿化包干制管理养护合同》,其中写明俞先生负责小区内绿地的树木、灌木、绿篱、绿化带和草坪的灌溉、修剪、施肥和病虫害杂草防治、补种等工作,并约定年管理费用为24000元,分12个月支付。

  “我们就是包干制的承揽关系,而且高处修剪树枝并不是他的职责,是他违反公司规定、擅自行动导致受伤,违约责任、过错责任全在他自己。”物业公司辩称。

  面对双方各执一词,陈琳和法官助理巫利娟进行了大量调查工作,并请物业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到庭,详细了解双方当事人的工作模式。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俞先生与物业公司签订了“包干制”合同,但查明的事实显示,俞先生每天按公司规定时间上、下班,听从管理人员指挥从事劳动,且公司按月支付“工资”,双方实际系雇佣关系,而非承揽关系。根据法律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时受伤,雇主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但考虑到俞先生在工作时的确未尽到合理的安全注意义务,存在一定过失,故综合考虑酌定物业公司承担80%的赔偿责任,俞先生自担20%的责任。


  “个案”还是“普遍”?

  判决虽已生效,但陈琳却觉得这个案子要做的工作还没结束。“审理中我们发现,该物业公司在法律认知、用工制度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薄弱,甚至存在规避法律责任的行为。”

  与此同时,作为一家已成立20余年的老牌物业公司,该公司管理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从事保洁、绿化等基础保障类岗位的工作人员多达百余人,且多为已过退休年龄的老年人。相较物业公司而言,他们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

  因此,惠南法庭几番调研、讨论后认为,本案并非“孤例”,而是关系到广大“银发一族”的切身权益。如今,已过退休年龄人群“再就业”“退而不休”较为常见,这部分劳动者尚不能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若用工过程中出现意外,如何界定双方的法律关系,对于解决后续赔偿问题至关重要。

  为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提升以案释法的效果,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向该物业公司制过了司法建议,建议企业积极承担雇主责任,修改格式条款、完善人员管理,切实强化法治意识,保障银发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拟定用工合同时,应根据公平原则,合理界定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特别对于已达退休年龄的老年人,应对格式合同中重大利害关系条款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同时,对明显减轻公司责任并限制劳动者重要权利的条款,及时进行审核和修改。”

  “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及实际用工情况,合理确定双方的法律关系。针对如本案中虽签订包干制合同,但按照雇佣模式进行用工管理等‘名不副实’的情形,建议进一步完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提升内部人事管理水平,切实对雇员尽到雇主责任。”

  “应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培训,进一步完善防护措施,增强防护意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司法建议一经发出,物业公司很快复函,表示该公司已通过本案及人民法院建议,认识到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立即开会研究,开展自查自纠。回函中这样写道:“公司将全面修改用工协议,加强员工权益保障,同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落实防护措施,努力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


  “全过程”保障“银发一族”权益

  真的整改到位了吗?目前情况怎么样?收到物业公司回函后,陈琳还是不放心,便和巫利娟一起对物业公司进行了跟进回访,进一步了解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仔细翻看新的用工合同后,陈琳发现,该公司确实对用工协议进行了修改完善,并明确了雇员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已经将新版格式合同下发到各子公司及关联公司并推行适用,目前在岗的退休返聘人员均采用该版本的用工协议。”同时,该负责人表示,公司还进一步改进安全生产制度,更新防护设施,优化了安全培训的频次和内容,以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司法建议不能‘一发了之’,最终成效如何,还要靠由‘建议’到‘落地’之间的‘全过程管理’。”陈琳说。在制发建议前,陈琳和巫利娟进行了大量调研,并和法庭的其他法官充分研讨,跳出个案,把问题理清弄透。建议发出后,他们又不断督促和掌握问题整改情况。“看到一条条合同内容修改了、一项项保障措施增加了,心里特别高兴,也很有成就感。”巫利娟说。

  陈琳说,通过案件“小切口”,做好法治建设“大文章”,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通过本案的审理,我们也深刻感受到平等保护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权利、让“银发一族”继续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意义。希望日渐完善的配套服务、就业培训和法律保障,能够帮助老年人不断更新知识、增长能力,让“夕阳红”再放异彩,也希望全社会能共同努力,在理念上、行动上持续为老年人再就业赋能。

  “依法保障老年人在参加劳动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司法机关的职责使命,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惠南法庭庭长陈梁说,“由衷地希望全社会能凝聚起更多‘共治’之力,让‘银发一族’既能老有所为,又无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版权所有:中视央媒-法治网 备案号: 琼ICP备18003300号 邮箱:867138298@qq.com 特别声明:公益性网站 若有侵联必删